【不是努力不夠,而是支點沒找對】
在企業內訓與顧問輔導的過程中,我常聽到主管或團隊成員說:
「我們已經很努力了,但成果就是不上去。」
這句話讓我想起最近讀的 《高效槓桿力》——用最小力氣,創造最大成果,其實關鍵就在「支點」。
書裡的核心提醒很簡單:
你不是缺努力,而是缺一個能放大的支點。
找到關鍵支點決定成果的倍數
在我的顧問案中,我常看到團隊因為沒有明確的優先順序,把力氣平均分配在十幾件事上,結果就是——大家都很累,但沒有一件做得夠深、夠好。
這本書提出的 找到關鍵支點,其實就是幫你找出那幾個最該先用力的地方。我在內訓課堂上也常常提醒學員,只要你把 80% 的力氣集中在那 20% 最重要的事情上,成果就會完全不同。
6 大資源重配策略讓槓桿更穩
在跨部門專案時,我們常遇到資源分配的拉鋸戰。
而書裡提到的 6 大資源重配策略,就像給團隊一把調整資源的「尺」,幫助我們思考——哪些資源該加碼,哪些該抽離,甚至哪些該乾脆停掉。
這不只是管理技巧,更是一種思維轉換:
不是看誰更用力,而是看誰更會配置。
我的職場反思
前陣子在一家科技業做跨部門溝通課程時,PM、行銷、工程師各自有滿滿的待辦清單。
但透過課堂上的「資源重配模擬」,他們突然意識到:
👉🏻原來有些卡關,是因為資源分散在低效任務上。
👉🏻原來專注在高影響力的專案,反而能減少彼此的衝突。
👉🏻當一個團隊開始學會用「支點 + 槓桿」的方式思考,效率與成果真的會像書裡說的——用更小的力氣,換來更大的突破。
邀請大家一起思考:
如果你現在手上有 10 件事要做,你會怎麼找出那「最該先做」的 2 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