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得.杜拉克說過:
「管理的本質在於讓平凡的人做出超乎平凡的事。」
而我一直相信,
領導的本質,在於讓平凡的人做出超乎平凡的事,
而且發自內心願意持續去做。
前陣子在企業顧問輔導時,我遇到一個畫面。
我的老闆客戶苦笑著對我說:
「謝謝顧問。我們團隊什麼都規劃好了,但感覺就是推不動。
你看我都跟你討論,幫大家想好了方向,他們卻一副『隨便你說』的表情。」
我問他:「他們不動,是因為不懂?還是因為不想?」
他愣了一下,然後沉默。
這就是顧問工作裡最常看到的分水嶺:
管理能讓事情發生,但領導能讓人願意發生。
從顧問的角度看,
領導者的挑戰不是規劃目標、畫流程、設制度——
而是讓人「願意為目標投入」。
因為績效背後的動能,從來都不是壓力,而是意義。
而從教練的角度看,
當一個人真正被看見、被信任、被理解,
他就會自發性地想做得更好。
那不是外在激勵,而是一種內在覺醒。
這也是為什麼當面臨顧問建議的落實同時,我會願意用教練角度支持,甚至陪同我的企業客戶花時間跟重要核心團隊面談。
我常在教練指引中問領導者:
「你希望他做出成果,還是希望他成長到能創造成果?」
這兩者,看似相同,卻有天壤之別。
我越來越相信——
真正的領導,不是「我說你做」,
而是「我陪你一起找出為什麼要做」。
因為當人找到了「為什麼」,
他自然會找到「怎麼做」。
我們太常以為領導力來自頭銜、權限、年資、績效,
但事實上,最強的領導力是「讓人願意追隨」。
那份追隨,不是服從,而是信任。
不是因為「怕」,而是因為「願意」。
管理讓人動起來,領導讓人亮起來;
規範能控流程,信任能帶成長。
願每個在帶人的你,都能運用管理於讓平凡的人做出超乎平凡的事。
也能善盡領導。讓平凡的人發自內心願意持續做出超乎平凡的事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