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資訊氾濫的時代,每天有大量的文章、影片和社群內容充斥我們的生活。這些知識內容看似易得,但真正「獲得」知識,或只是「索取」知識,兩者之間的心態差異卻可能決定你能走多遠、看多深。
本篇文章將探討主動學習與被動吸收的區別,並分享幾個成為主動學習者的有效策略,幫助你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獲得知識 vs 索取知識
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,心態可以分為「獲得知識」和「索取知識」兩種:
「獲得知識」
這種心態是一種主動學習,類似於一個會思考的「人形海綿」**。在這種狀態下,我們不僅僅吸收知識,而是將資訊經過消化、分析並轉化為自己的理解,這樣的知識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和突破。
「索取知識」
這種心態則是一種被動學習方式,接受但不消化,隨著資訊潮流浮動,最終成為資訊的「過客」,無法形成持久記憶或內化應用。
如何成為一位主動的「獲得知識」學習者?
成為主動學習者並非一蹴而就,而是需要具備三大關鍵心法,幫助你在知識的廣闊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學習方向。
1. 多方搜尋,不依賴單一資訊來源
當在網路上看到某個熱門話題或知識文章時,建議多尋找幾個不同的來源,從多角度理解內容背後的核心概念。這樣的多元搜尋,不僅能幫助你避開偏頗資訊,還能讓知識更全面。
例如以某篇流量爆文為例:作者在文中引用「隱性潛能」一書去作為論述:「要解決問題,不要找專家」去增強可信度,印證要解決問題不要找專家,專家不擅長教學。但內容跟我認知到的有所偏差,我當天就去重新翻過這本書。書中並沒有那麼武斷。
它是說「專家不見得擅長教學」,不是專家不會教學。的確舉了愛因斯坦的例子,但是要提醒我們專家不一定擅長教,更重要的是,專家擅長與不擅長的跟我們不同、走過的路也未必相似,無法確保一定是正確方向。
最好的方法是從多個導師學習,不是盲目聽從,而是一起探索,學習的不是路徑而是關鍵標記。
因此,在學習知識時,最好多查閱其他資源,避免片面理解。
2. 帶著批判性思維去學習
新知識總是容易吸引眼球,但在吸收知識之前,問問自己:「這真的適合我嗎?」透過批判性思考,你可以過濾表面資訊,找到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方法。
例如: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流行的飲食法,不妨多參考不同專業醫師的建議,並考慮自己的生活習慣是否適合。這樣,你不僅可以避免盲從,也更能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路線。
3. 將知識轉化為行動並分享
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內化成為自己的,並且加深理解。當學到新的東西時,將它應用到日常生活,並分享給朋友或家人,既能加深記憶,也能與他人共鳴,甚至成為彼此成長的動力。
例如:在學到新的時間管理技巧後,可以嘗試每天規劃優先事項,並堅持實行幾天,若覺得成效明顯,則可以將這個方法推薦給朋友。這樣一來,不僅自己受益,也可以激勵身邊人一起進步。
成為「獲得知識」的主動學習者,突破資訊過載的限制
在這個資訊快速變動的時代,許多人追求熱門話題和流行知識,但最終往往只是過眼雲煙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知識的數量,而是知識的深度和內化過程。希望透過本篇文章,你能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,不隨風逐流,成為真正的「獲得知識」者,帶來個人持續成長的力量。
人形海綿一詞出自「隱性潛能」一書。作者也建議要積極主動的「篩選」適應新資訊和建議再做學習吸收,並且透過「利社會」特質去釋放幫助他人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