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讀完福哥的《認真就不輸了》,心裡有很多共鳴,也有很多「點頭如搗蒜」的時刻。
我會把這本書分成三大塊來分享。它不只是一本親子教養書,更像是寫給所有「想認真活好自己」的大人的人生指南。
🔸 第一塊|天賦探索:找到自己、跑在自己的賽道上
福哥寫道:
💬「有好的目標,才能做出好選擇。」
我們太常把「成績」等於「成就」,但真正重要的是:孩子(或我們)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
如果我們把檢視點從 20 歲(升大學)拉到 30 歲(進入社會十年),你會怎麼定義「成功」?
福哥提醒我們:
人生不是短跑,是超級馬拉松。
不是贏在起跑點,而是能不能「跑到你想去的地方」。
孩子不該是被社會價值複製出來的樣子,而是活出自己的可能。
我們能做的,是陪他找出天賦,點亮熱情,跑出屬於自己的賽道。
這段話,也剛好呼應我最近去高中母校演講時的主題:
「用熱情與天賦,打造精彩人生。」
天賦需要探索的勇氣,但唯有找到自己的天賦,並且保持熱情,創造自己的獨特價值,這是屬於每個人最獨一無二的精彩。
🔸 第二塊|持續力:走遠,就要持續學習探索
福哥用自身經驗展示了什麼叫「學習者的姿態」。
他不只談教養,更用實踐活出這幾件事:
✔ 自我學習和應用的能力
✔ 探索天賦和專長的勇氣
✔ 堅持目標的恆毅力
成功從來不是靈光一閃,而是日積月累。
我也常常提醒自己,不要急,慢慢來比較快,穩穩走比較好。
(我是真的頗慢的,哈,試著不要看社群太多就不會焦慮)
我們要做的,是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亮點、發展自己的能力,
把時間和焦點放在他真正適合、願意長期耕耘的地方。
這段也讓我想起自己現在還在學習的一課:
🌱 勇氣 × 天賦 ^(學習力 x 恆毅力)= 一個人真正的成長曲線。
🔸 第三塊|耐挫力:從跌倒裡長出韌性
福哥說:「AAR(行動後回顧)要從好事開始。」
從失敗中學習、從不如預期中站起來,
不只是情緒管理,而是我們對「自己是否值得」的核心信念。
我們要做的不是教孩子不跌倒,而是讓他知道跌倒後也有再站起來的力量。
我特別喜歡福嫂-琪姐的小段(哈,福哥不要打我,我也愛你)。
雖然沒有看過本人,但每篇章後面琪姐的小段,總是讓我感覺聽到一位溫柔堅定的女性緩緩道來。
她在某篇當中提到:
💬「愛自己,肯定自己,保護自己的界線。」
—
這也是我最近不斷在練習的事:
這個世界有時候有點殘酷,有時候不盡如意,
但我們都要溫柔的對待自己,堅定的守護自己的界限。
因為只有在學會對自己溫柔的同時,
我們才有餘力支持孩子、伴侶與身邊的人。
最後兩句話,想送給每一位大人,也送給我自己:
💬「只有我們自己成長,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。」
💬「做孩子的榜樣,而不是替他做決定的人。」
你成為怎樣的大人,孩子就會跟著學什麼樣的樣子。
所以真正重要的,不只是「教孩子長大」,更是「自己成為值得模仿的那個人」。
—
這本書,不只給爸媽,
也寫給每一個正在努力成為「更好大人」的我們。
也許你不是為了孩子而努力,
但你一定是為了活得更清楚、更踏實、更有選擇。
謝謝福哥,也謝謝這本書,
讓我再一次校準自己的方向,
並且堅信:只要每天認真活好,就不會輸。
—
如果你也在找一點力量或方向,
這本書,我真心推薦給你。
讓我們一起,在這場馬拉松裡,
跑得真一點、穩一點,也遠一點。
—
#認真就不輸了 #王永福 #親子教養 #讀書心得 #讀書筆記
#成為更好的自己 #成長 #學習 #人生不是短跑是馬拉松
#天賦探索 #持續力 #耐挫力 #教育從大人開始 #教育是支持陪伴
#成為孩子的榜樣 #也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